“杨局,请您放心!阿尔金山的朝阳,无人区的星夜,您毕生守护的土地和人民,交给我们!您坚定的信仰,我们定会接续传承!”7月22日,在自治区公安厅,“阿尔金山的警魂”杨松涛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刘清军慷慨激昂的宣讲,引起全区公安民辅警的强烈共鸣。
她口中的杨局,是2个月前因病去世的若羌县公安局党委副书记杨松涛。在条件艰苦的高海拔地区工作24年,杨松涛忠诚履职、甘于奉献,亲手建起若羌县公安局阿尔金公安检查站。他最后的牵挂,是检查站里的那些孩子们。
这是6月16日的阿尔金公安检查站车辆查验通道全景。石榴云/新疆法治报记者 赵书城摄
7月20日,辅警陈震休假结束。从家乡河南赶到检查站,正值午饭时间,他坐进干净温暖的餐厅,吃着蔬菜大棚自产的辣椒炒茄子,望向正刮着8级大风的窗外,不由得拿起手机拍照发了条朋友圈,并配文“到家了”。
很快,若羌县公安局阿尔金公安检查站教导员侍淼给这条动态点了赞。接任教导员1年多,侍淼发现,越来越多民辅警把检查站当成大家庭,“要是杨局看到,也一定会高兴的。”侍淼说。
连接青海、甘肃、西藏三省(区)的阿尔金公安检查站是全疆的“东南大门”,地理位置重要且偏远,它距离若羌县城290多公里,距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茫崖市却只有80公里,“我们拿快递都去茫崖市。”侍淼说。
因地处高海拔地区,检查站驻地含氧量仅为平原的70%,年均气温12.8摄氏度,每年大风天气平均达233天,可谓“一年一场风,从春刮到冬”。
辅警刘清军刚来检查站时,站岗会被风吹倒,下岗时双脚肿胀,回到宿舍也休息不好。
可就这样,刘清军已在检查站工作5年,与她同期的10余名辅警也都坚持了下来,大家把检查站当成第二个家。
侍淼说,这源于杨松涛推出的改善工作环境,缓解民辅警疲劳,增强队伍向心力、凝聚力的种种举措。
刚上岗时,刘清军曾因在狂风中执勤而痛哭。之所以能坚持下来,是因为杨松涛一次次温暖的关心,“上夜班杨局提醒我添衣,白天他送来姜汤,我的反光背心坏了,他赶紧给我调换新装备。”刘清军说。小事显关怀,一次次感动冲淡了她萌生的退意。
近年来,在杨松涛潜移默化的影响下,检查站民辅警友爱和睦,像兄弟姐妹一样。
“日复一日检查车辆、站岗,枯燥的工作内容难免让人心生倦怠,失去热情。”阿尔金公安检查站站长徐勇强说。
检查站大院楼前有一块石碑,上面刻着3个励志公式。侍淼介绍,“1”代表1天,后面的数字较“1”稍有增加或减少,这代表进步或退步的1天,“365”是一年的平均天数。
这是杨松涛一手策划的文化石,他曾这样解释公式的含义:“日复一日原地踏步,终将止步不前;每天坚持微小进步,终将实现质的飞跃;稍有懈怠,便会被时光远远抛在身后。”
近年来,检查站每周组织民辅警开展理论学习、警务技能训练。今年,在该站组织的年中理论测验中,该站民辅警全员达标;野外救援、山区地形辨认、自动体外除颤仪使用……如今,该站每名民辅警至少掌握6项警务技能,整体警务素养在若羌县公安局名列前茅。
高原之上条件简陋,干啥都得自己来。4年来,通过每周轮岗帮厨,在家从未摸过菜刀的辅警李学军已能熟练切出粗细均匀的土豆丝。随着崭新的驻地大楼建成,辅警陈海东在新配置的理发室自学理发,成了大家公认的托尼老师。眼下,刘清军不仅能做出一锅香喷喷的汤饭,还利用业余时间在音乐室自学架子鼓,“年底文艺演出,我要登台表演。”她说。
“我们曾接到很多家属提问,孩子在警营有没有受到教育?这份工作值不值得干?”徐勇强说,问题的背后,是家属的担忧和期盼。
为争取家属支持,检查站制定“45天执勤+15天探亲”制度,杨松涛在此基础上推出“五个一”机制。陈震这个月回家,就按照这项机制要求,给父米乐 登录入口母洗脚洗衣做饭,“我和同事还每月坚持给家寄钱,定期读一本书。现在我爸妈可高兴了,再也不说我懒了。”陈震说。
近年来,这支队伍先后获评“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集体”“全疆优秀公安基层单位”,荣立集体一等功1次、集体二等功5次、集体三等功5次。
拦停、检查、核实、放行,7月29日,一辆拉运农机的重型货车仅用15秒便通过检查,驶离检查站。
作为连接外省的交通枢纽,检查站日均车流量达4500余辆,节假日过万辆,其中重型货运车辆占比达70%。为缩短检查时间,该站科学安排执勤班次,优化工作流程,检查效率成倍提高。
人员查验同样便捷高效。近日,记者走进检查站查验大厅亲身体验:用2分钟走过高度智能化的查验通道,记者随身携带的物品、身份信息在民警端的显示屏上清晰可见。走出查验通道,是业务办理窗口,这里可为过往旅客办理临时身份证明,提供手机充电、热水泡面等便民服务。
窗口执勤民警董才多加介绍,如今,阿尔金公安检查站日均可查验8500多名旅客,今年以来,共向2000余人次提供各类便民服务。
今年3月,一名游客因高原反应陷入轻度昏迷,其同伴报警求助。民辅警迅速将昏迷游客抬到检查站医务室,并通过氧气瓶、血压测量仪、相关急救药品对症施策。经紧急救助,游客逐渐恢复正常。
重型货车驾驶人李明刚常在新疆和西藏间拉运货物,检查站是他的必经之路。“从若羌县城到检查站,开车要4个小时左右,正是疲劳的时候。”李明刚说,每到检查站,民辅警都会引导其下车活动,喝杯热水恢复精神,并根据农忙、旅游季等时间节点,通过以案释法、发放宣传材料、播放警示教育片等形式针对性开展交通安全宣传,“休息、学习,都是为了我们能平安回家。”李明刚说。
阿尔金公安检查站辖区面积达9.18万平方公里,其中还有“中国四大无人区”之一的阿尔金山无人区,迷失其间的科考人员、勘探人员和探险旅友的报警求救不容忽视。
2024年6月,因牲畜丢失,2名牧民贸然进山寻找,后失联。得知情况后,检查站迅速联系当地政府,组织消防、民警组成联合救援队,在海拔3300米以上的雪山戈壁跋涉了1000余公里,终于在4天后根据车辙印发现了2名失联牧民的踪迹。原来,他们的车陷入沼泽,正徒步寻找出路。
向记者说起这次救援经历时,徐勇强满怀对杨松涛的怀念——根据车辙印判断车辆行驶方向、车型大小,正是源于杨松涛的经验分享。
据统计,2011年以来,检查站共组织救援200余次,解救被困群众1800余人,无一人伤m6米乐官网 米乐M6平台入口亡。
采访当晚,阿尔金公安检查站的食堂升起炊烟,几名民辅警正在做晚餐,西红柿炒鸡蛋、姜汤、辣椒炒肉……
阿尔金山脉位于天山山脉和青藏高原之间,气候干燥酷寒。在此搭建绿棚,挑战颇多。
首先是土质,这里的泥土混合砂砾,是植物的天然克星。为了改善土质,提出搭建绿棚的杨松涛与同事拉来优质土壤,按照80厘米的厚度填平2座共占地1800平方米的绿棚。95后辅警郭延山自学农业知识,铺设用水管道,改良土壤性质,使之更加适合高山气候。阿尔金山氧气含量不足,自然环境恶劣,植物存活率低。为了破题,郭延山夏天通风,降低温度;冬天烧暖气,维持绿棚温度,施肥更是有讲究,时间和肥量都要刚好……
如今,绿棚栽种的蟠桃、黄瓜、西红柿、辣椒、无花果、车厘子等果蔬均已成活,可满足民辅警日常食用。这可谓之高原上的绿色奇迹。
同样可称为奇迹的,还有高原警用犬。经过系统培训,23岁的辅警马启鹏自2023年开始探索训练高原警用犬。4只德牧、马犬原生活在平原,初到高原,缺氧和寒冷使它们食欲缺乏。
马启m6米乐官网 米乐M6平台入口鹏日夜住在犬舍,按照少吃少水多餐的标准配置警犬食谱,助犬只更好地消化,并为犬舍加装暖气,使其逐渐适应高原温度。训练计划亦是精心制订,从最简单的随行坐卧,减少奔跑等剧烈运动,到度过15天的过渡期,逐步加大训练量。如今,4只高原警用犬已成功“出师”,在治安巡逻、排查检查工作中发挥重要作用。
“今年还有一只警犬成功繁殖了一窝小犬,我们高原警用犬的配置已初具规模。”马启鹏说。
采访中,民辅警一次次提起杨松涛,他们说,虽然杨局走了,但他忠诚奉献、扎根高原的崇高精神,已在雪山高原上生根发芽,他留下的精神火种将在此永续,激励一代代高原卫士守护这片辽阔的美好家园。